想要將公積金一次性提取出來,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購房、自建房、翻修住房、大修住房、償還房貸、出境定居、離職、戶口遷出本市、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退(離)休、經濟困難、其他情況等,具體來看就是:
1、購房
職工購買自住住房,可一次性提取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或者購房全款,一般是先消費后提取,目前部分地區支持提取公積金直接付首付。
2、自建房
職工自建房屋,可持《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村民宅基地使用批文、費用憑證等材料,申請提取公積金。如果自建房屋費用≥公積金賬戶余額,則可一次性將公積金賬戶余額全部取出。需要注意的是,需在相關批文出具之日起24個月內申請提取。
3、翻修住房
職工翻修住房,可憑相關的許可憑證,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費用支付憑證等,按照實際支付費用進行提取。當實際支付費用不低于公積金余額時,可一次性提取公積金。
4、大修住房
職工大修住房,需在C、D級《危房鑒定書》出具之日起24個月內申請提取公積金。一般來說,提取額度不能超過實際支付費用,大修每平方米不得超過4000元。
5、償還房貸
職工可申請按年沖貸的方式,一次性提取公積金償還商業貸款或公積金貸款,相當于辦理提前還貸。
6、出境定居
職工因出境定居,憑出境定居證明或戶口注銷證明,一次性提取公積金余額并注銷戶口。
7、離職
非本市戶籍職工離職,且公積金封存滿6個月,可申請一次性提取公積金余額,同時注銷戶口。
8、戶口遷出本市
若職工戶口遷出本市,可憑戶口遷出證明,可一次性提取公積金,或將公積金轉移到新開的賬戶,并注銷原有的公積金賬戶。
9、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職工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憑借相關的鑒定證明,一次性提取公積金并注銷戶口。
10、退(離)休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憑退休批文(離休需要提供),可申請一次性提取公積金并注銷戶口。
11、經濟困難
比如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大齡失業人員(需失業滿2年),可申請一次性提取公積金,緩解經濟壓力。
12、其他情況
比如重大疾病、重大災害等情況,可提供相關證明,有機會一次性提取公積金。
在滿足條件后,用戶即可通過公積金中心官網、公積金APP、支付寶等渠道進行線上提取,或者也可攜帶相關材料前往公積金線下網點申請提取。一般來說,提交提取申請后,資金會在3個工作日左右到賬。
房貸無論是選擇等額本息,還是選擇等額本金,都各有各的好處和缺點。不過若從利息支出的角度出發,選擇等額本金會更劃算一些。因為在貸款金額、年限、利率等一致的前提下,采取等額本金還款法所產生的利息要比等額本息少一些。
回答:
償還房屋貸款,主要有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兩種還款方式。至于哪種方式劃算,需要視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一)等額本息
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在整個還貸期限內,月還款額都保持一致。不過本金和利息在其中的占比會不斷變化,在還款前期利息占比更大,隨著客戶不斷還款,利息占比逐月下降,本金占比逐月遞增。
計算公式如下:
月還款額(本金+利息)=[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總利息=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還款月數-貸款本金。
由此可得:
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方便安排收支,適合收入處于較穩定狀態的客戶。不過由于前期所還款項大部分是利息,還款年限過半后本金比例才增加,因此不太適合提前還款。
(二)等額本金
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是先將貸款總額等分,再每月償還相同數額的本金和剩余貸款在該月產生的利息。在還款前期月劃款額較大,隨著客戶不斷還款,剩余未還本金越來越少,產生的利息也就會越來越少,月還款額自然會逐月下降。
計算公式如下:
月還款額(本金+利息)=(貸款本金÷還款月數)+(貸款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月利率。
月利息=(貸款本金-累計已還本金)×月利率。
由此可得:
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越還越輕松,且由于前期所還金額中本金占比較大,利息占比較少,因此很適合提前還款。不過在前期的還款壓力較大,需要客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承擔前期較大的還款壓力。
結論:
房貸無論是選擇等額本息,還是選擇等額本金,都各有各的好處和缺點。不過若從利息支出的角度出發,選擇等額本金會更劃算一些。因為在貸款金額、年限、利率等一致的前提下,采取等額本金還款法所產生的利息要比等額本息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