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分紅之前有一個股權登記日公告,在股權登記日之前(包括當日)持有該股的投資者有權享受公司分紅。
如果在股權登記日當天賣出股票,收盤登記的時候就沒有名字,參與不了分紅。但仍然有投資者會在股權登記日賣出股票,主要有以下原因:
1、股票分紅不改變投資者總資產大小,分紅當天股票會進行除權除息,所以能否參加分紅對于部分投資者來說并不重要。并且賣出分紅的股票,根據其持有的天數,會扣取一定的個人所得稅。
現金分紅:除息后的股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息,送紅股:除權后的股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紅股數)。比如,投資者有1000股,某上市公司進行每10股派發現金5元的操作,股息登記日收盤價為10元,那么該股在除息后的股價=10-5/10=9.5元。除息前投資者資產:1000*10=10000元,除息后投資者資產:1000*9.5+1000/10*5=10000元,總資產沒有改變。
2、一般股權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就是除權除息日,除息后股價會下降。如果該公司業績穩步上升,公司除權除息后,未來大多數投資者依舊看好,等待后期填權,股價恢復到原來水平或者更高,獲得比較高的收益。但有些公司分紅后投資者不看好,可能會出現貼權的情形,或者前期有主力借助分紅題材將股價拉高,分紅后主力資金獲利出場的話,股價很難漲回原來水平。
3、股票分紅從側面反映出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得到改善,是一種好事,所以有些投資者會在分紅前買入該股,或者前期有主力借助分紅題材將股價拉高,如果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股價高位賣出股票可以獲利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