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證是中醫對外感病癥發生、發展所表現的證候進行歸納的一種辯證指導治療方法。
六經辨證以陰陽為總綱,將外感病癥歸納為三陽病,即太陽病(風寒邪氣侵襲人體肌表,出現怕冷發熱、頭身疼痛、脈浮的表現)、陽明病、少陽病。三陰病,即太陰病、少陰病(外感病邪侵入少陰經引起的病癥)、厥陰病(外感病邪侵入厥陰經引起的病癥)。
六經辨證的論治方法,是張仲景在《素問·熱論》對外感病癥的認識基礎上,結合外感病的臨床變化特點進行歸納總結而出的。
當病邪輕淺,初犯肌表經絡時,則表現為表證;若寒邪入里化熱,則轉變為里實熱證;而在正虛陽衰的情況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陰經,從而出現陽虛里寒的表現。
總而言之,六經辨證的重點在于分析外感風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其傳變規律,而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辯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