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正常范圍是收縮壓小于120mmHg,舒張壓小于80mmHg。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血液作用于血管壁的側壓力,是血液能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正常人的血壓范圍是收縮壓小于120mmHg,舒張壓小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壓為120~139/80~89mmHg。血壓降低或者升高,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維持一定的血壓是保證生理活動的基本。
正常高值血壓的病人,需要加強對血壓的控制,對于血壓不穩定的人群來說,需要定期監測血壓,若血壓過高,則需要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改變生活方式,使用降壓藥等方法控制血壓。
如果非同日三次查血壓異常,建議及時就診,避免貽誤病情。
成年人的正常血壓:收縮壓(高壓)小于120mmHg,舒張壓(低壓)小于80mmHg。
正常血壓收縮壓小于120mmHg和舒張壓小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壓為收縮壓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以上兩種范圍的血壓都可稱為正常血壓。
血壓的測量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藥物影響等,儀器的準確度及測量方法是否標準也對血壓產生影響。在測量血壓前,被檢者半小時內禁煙、禁咖啡、排空膀胱,在安靜的環境下在有靠背的椅子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后再測量。
若在安靜、清醒和未使用降壓藥的條件下采用標準測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壓值達到或超過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認為有高血壓。
如發現血壓高于正常范圍,可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節血壓。
在我國,成人血壓范圍在收縮壓<120mmHg和舒張壓<80mmHg時是正常的;血壓低于90/60mmHg為低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收縮壓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為正常高值血壓,需要警惕發展為高血壓。
血壓指體循環動脈壓,是重要的生命體征,受多種因素影響,在情緒激動、緊張、運動時或吸煙、喝茶或咖啡后都會有所升高。標準的血壓數值需要在安靜、清醒、未使用降壓藥的條件下進行測量,在3次非同日血壓值達到或超過高血壓標準時才能診斷為高血壓。另外,在家庭自測血壓時,血壓測量結果與診室測量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家庭自測收縮壓≥135mmHg和(或)舒張壓≥85mmHg即為高血壓。
由于家庭血壓測量設備、測量狀態等原因,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尚未使用單純家庭自測血壓結果作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果自測或體檢時測量血壓高,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生活方式干預或降壓治療。
第一,高壓小于120毫米汞柱,第二,低壓小于80毫米汞柱。
正常血壓值現在一般認為:
高壓是120到129,低壓是80到84,血壓的正常上限應該是130到139,低壓85到89毫米汞柱。
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低壓超過90毫米汞柱,此為傳統意義上的高血壓。
去年,美國的心臟病學會把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降10毫米汞柱,收縮壓降低到130毫米汞柱,作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但是根據歐洲和我們國家的指南,暫時沒有調整診斷標準。我們認為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血壓在130/80毫米汞柱以內比較理想。
成年人血壓的正常范圍一般為: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
一般情況下,血壓是有一定的波動性的,可以受情緒激動、運動、體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就定為高血壓。對于血壓輕微升高的患者,要積極的給予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平時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控制體重,適量運動,戒煙戒酒,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于勞累、感冒及精神緊張,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避免血壓的進一步升高。若調整生活方式無效,建議口服降壓藥物。一般認為收縮壓低于90mmHg,或舒張壓低于60mmHg,為血壓偏低,但需結合患者平素血壓水平,若基礎血壓偏低,且無任何重要臟器灌注不足的癥狀,如頭暈、頭昏、乏力、心肌缺血、少尿等癥狀,也不必過于焦慮,建議適當的增加體育鍛煉,高鹽飲食,增強體質。